“40%生物质燃料硅酸盐熟料”等4项新产品鉴定会顺利召开
2021年3月27日,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芜湖召开了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0%生物质燃料硅酸盐熟料”、“M32.5工业废渣硅酸盐水泥”、“AHCG3耐热耐磨型水泥粉磨衬板”、“AHCM系列防漏环保型管磨机”等4项新产品鉴定会。鉴定专家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单位7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听取了研制单位工作汇报,观看了产品及生产现场,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40%生物质燃料硅酸盐熟料” 产品创新性采用农林生物质替代40%原煤作为燃料,在保证水泥熟料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秸秆等农林生物质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同时可处理秸秆等生物质废物约20万吨/年,带动了区域内资源化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非常显著;“M32.5工业废渣硅酸盐水泥” 产品利用工业废渣(煤渣、炉渣等)作为辅助原料,改进了砌筑水泥原来配比,提升了水泥的使用性能,保证了砌筑水泥产品质量;“AHCG3耐热耐磨型水泥粉磨衬板” 产品根据水泥粉磨衬板的工作环境,优化衬板材料配比方案,改进衬板结构,提高衬板的硬度和冲击韧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增强了钢球对物料的冲击力度,增强粉磨效果;“AHCM系列防漏环保型管磨机” 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衬板安装结构,减少衬板生产成本,同时优化滑环结构,并在磨筒内增加隔热橡胶垫,减少了轴瓦的温升,具有防润滑油渗漏、噪音低等特点。上述4项新产品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建材企业集团之一,组建于1996年,总部设在安徽省芜湖市。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控股经营海螺水泥和海螺型材两家上市公司,下属390多家子公司,分布在24个省市自治区和20个境外国家地区,经营产业涉及水泥制造、化学建材、国际贸易、节能环保新材料、工程建设、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通过十余年的实践,集团在大型水泥熟料生产线设备国产化、300万吨级大型水泥粉磨站的设计、水泥中低温余热发电自主开发、工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环保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率先在水泥行业建成了国内首个全流程智能化示范工厂和世界首条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享有“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的美誉。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螺积极响应,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目前已在东南亚、欧洲、北美、非洲等地区拥有42家企业,海外员工达3600多人,用工本土化率达到70%以上,实现了真正的跨国经营。2020年集团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双双跨过2000亿元大关,员工5万多人,位列世界500强榜单第367位,排名较2019年提升74位。